Tuesday, January 19, 2010

甲、乙、丙、丁(前)

寫了一半,但寫不下去的東西。



我還是想強迫自己寫下去。

沒有過去,何來現在?

人活在現在,但現在是由過去所造成,為什麼不可以沈溺過去?

活在當下

你可以嗎?

這是我的過去

一個人最深處的住住也是人最普遍的人性

這,也許,都是你的過去

Monday, January 18, 2010

山村老師

很久的沒有去看舞台劇,這是新的一年第一次的去看舞台劇,重回舞台劇,我都不得不懷疑自己是不是變了。

故事是這樣開始的,在一火車上,阿秀抱著她父親的骨灰,踏上了回鄉之路;阿秀自小便隨爸爸從內地到香港生活、讀書,在香港成長。迷失在城市的生活之中,戀愛、營營役役的工作令她無所適從。她與弟弟阿剛一直都不明白,甚至憎恨父親為什麼要傾盡家財,幫助貧困的山區建校,供養孩子上課;卻對自己的子女照顧不足。

當阿秀與阿剛帶著父親的骨灰回故鄉安葬。奇妙的是,這個本應是悲痛沉沉的旅程,竟然為阿秀平淡、厭閒、鬱鬱不歡的生活展開了新的一頁。

喪禮過後,阿秀毅然決定留在家鄉,承繼父親的遺願。她遇上了兒時的好友九仔,陳老師,一個曾經在香港工作但又被逼重回故鄉的知識份子;也認識了曾受她父親教導的小琳;阿秀遇上了不少的人與事。她一方面驚奇中國山村竟還如此落後。但是,另一方面,當地人的含蓄、熱情令阿秀如沐春風,慢慢地她開始重新的認識了自己的出生地和親戚,甚至這時她才真真正正的認識自己的父親。

這是一個「施與受」的故事、一個屬於「中國人」的故事。無疑,當你看完這次的公演,你不難會感慨中國山區教育的問題。中國地大脈搏,中國人的確是太多,很多的政策,以現時中國的能力,又的確是很難給所有的中國人都受惠。當我們在香港接受九年的免費教育之際,中國又有多少的人連接受教育的機會都沒有呢?

多不勝數。

我之前都看過不少有關的資料,有時,我都不得不覺得自己生在香港。有機會接受這,雖然惡劣,但還是免費的教育。有一次跟某位師兄討論Miphi的問題,他跟我說,新一代的大多不知「讀書」為何物。我也不得不認同,很多人都覺得我們現在所有的都是必然,是應該的,不付出,但又要求多多可能就是我們這一代的寫照。我們這一代又有多少個戴是了解、明白自己是多麼的幸福呢?

想著想著,我們讀大學為的又是什麼呢?

你又認識自己有多少呢?阿秀在一輪的尋尋覓覓,最後都知道了自己沒有當「山村老師」的資格,認識了自己的位置,於是,她也放下了心頭的大石,提著行李,離去了,回到她自己應該的位置上,做她應該做、可以做的事。
人之所以會覺得迷失,不多不少,也是因為把自己放在一個不正確的位置之上。名不正,言不順。因為自己在一個不是自己的位置上,做起事上來,總是覺得不如意,而更甚的是,你會「灰」,而且不是單單的「灰」,而是「好灰好灰」。

而且,很多的時候,人也不是愚蠢,他們都知自己在一個不屬於自己的位置之上,只是,他們都不願意放棄他們現有的東西,不想去改變,又或者是怕,怕放棄了之後,再也找不到「現在」;也許,好像阿秀一開始的一樣,是想得到其他人的認同。

可是,這樣的人生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。

我常常都會把自己放在一個錯誤的位置,而每一次發生不快的事之後,我都跟自己說,我再也不會做同一樣的事。有時,我真的做到了;只是,大多數的時候,我都是做不到的。

人情物事有天意,離合聚散早注定,放手是人生的最大的一門學問,你做不做到阿秀那樣?

Saturday, January 02, 2010

冰鮮校園

這是一個改編自大角咀鮮魚行學校的真實故事,一位毅然放棄政府肥雞餐的校長,走進被定為「低效能」的破舊學校,為了學生的未來,他帶領全校的師生坎過一個又一個的難關,見招拆招,逐一擊破,為校園帶來一抹的陽光,闖過重重的難關,釿又遇上一場「殺校」的風波….師生力挽狂瀾,誓要把學校從鬼門關之中拉回來。

在你我的心目之中,到底什麼才是一間「學校」?是不是只要那間學校聞名海外,那就算得上是一間優良的學校呢?早前,我與某些朋友在一次的飯聚之中,提到他們的升學問題。當中,有人提到了她打算報讀城大的市場學,另一個聽到後,不忍不說了一句「在外國讀了那麼多年,竟是入城大?」。

其實,作為學生的我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,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因為現在的社會,試問問各大公司招職的時候,又有哪一間不是以「學校」取人?在香港這麼的一個環境之下,作為學生的我們又可以怎樣呢?

於是,漸漸的,所謂的「教育」、「大學」,以至是「中學」、「小學」都愈來愈不知所謂。而教統局正正就是打著「教育改革」的棋號,雷厲風行的推行它的「殺校大計」。一方面打壓收生不足的學校,單以收生人數或某次視學評定學校是否良好,一方面又不與其他政府部門協調,盲目興建新校,浪費資源及公帑。把不少它所謂「無用」的校園都趕上一條不歸的絕路之上。

讀得愈多的書,我也愈來愈不知道,到底我接受了什麼的教育,我學了什麼?從前看書,書上說教育是教一個人怎樣做一個對社會有建設的人。現在家長會說,教育就是入一所好的大學,最好就是哈佛、劍橋,不行就中大、港大都可以。

也許,我還是太幼嫩,只是我愈發愈覺得現實跟我所想的差落很大。

劇中的鮮魚行學校是由一群魚販創立,已有不少於四十年的歷史,起初是為貧窮的漁家子弟提供讀書的地方,曾經有過一段「輝煌」時間。可惜時移勢易,學校管理不善,校舍殘破、行政混亂,加上九年免費教育的福利,還有同區其他學校的競爭,學校越來越少人報讀,甚至是連校長也沒有了。於是,學校就只有更發的混亂,瀕臨「閉校」邊緣。

從政府走到前線的梁紀昌先生,為了實踐真正的「教育改革」,於是加入了學校,成為校長,決心改革校政。一個外來人的加入,自然是少不了會遇上環境、人事、家長、學生、甚至當局的障礙。但是,憑著熱誠、信念及身體力行,校長一步一步改變學校,得到師生家長的認同,大家同心協力,就如奇蹟一般的逃過了殺校的命運。

很多時間都是雖有千里馬,但卻無百樂。人生有幾多個十年,人生又可以遇上幾多個好老師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