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,看三色台的晚間新聞,指出香港在五十年後可能不會再有冬天,而炎熱的日子會大幅增加。這樣的預言到底是一點也不驚人,科學家都提出了三、四十年,單單從這一點去看,我們就會知道所謂的「環保行動」沒有什麼太大的成效。
讓我們先看看香港的地理位置北緯22度8秒至3秒、東經113度9秒至114度1秒之間,在很大的程度來說香港是屬於亞熱帶,理應有溫和的天氣,而事實是最近這幾年,愈來愈炎熱。
當年科學家指出臭氧層有破洞的時候,各國紛紛提出補救方案,力行環保,先後簽訂了多條的國際公約-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》、《京都議定書》等等。問題是國與國之間根本上是不可能出現任何的協調(至少是以現在的情況來說是不可能),某些大國(全世界都知是那一個國家)的「保護政策」,為了保護國內某些大企業而拒絕有任何的改變,以軍力、經濟為後盾,不理後果地退出公約(雖然那些國家向來都不理會什麼公約不公約)。
力倡環保的是他們,而最不環保的又是他們,這就是最糟的問題。明明有改革能源的能力,卻為了眼前的利益而遲遲不行。
話又說回來,因一些不明的原因,很多的香港人都會提出「環保」這兩個字。可是一到實施這個問題上,根本大家就是改不了以前的習慣。熱嗎?開冷氣機不就行了;於是室外愈來愈熱,愈來愈多大樓開冷氣。結果就是這樣。
讓我再用一個簡單的比喻。
自工業革命之後,人類的科技不停前進,而以上一世紀前、中期的進步最明顯。現今不少大國都自稱「十分科學」、大部份國民「十分文明」,不說遠,就說香港,若果有人說大部份香港人一點也不科學,一點也不文明,你會如何回應?
「文明」的定義較抽象,就讓我們看看「科學」吧。常常有人說我們生活在「科學的年代」,這是真的嗎?這真的是一個「科學的年代」?若果我問電話是如何運作,又有多少人可以完全回應正確?
「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!」這可能是不少人的回答,而情況就是這樣,所謂的「現今科學」被分割成無數份,人人都只是懂得一小部份,而拒絕學習其他不是其專門的知識。就姚我的文科同學來說,她們根本不想去接觸任何與數學有關的東西;讀理的同學一聽到古文,就會逃之夭夭。我的問題是如果有一天不知是什麼原因,懂得發電原理的專家消失了,那後果會是怎樣?
同一樣的道理放在「環保」的問題上,就不難想到一些令人擔心的結果。
到了不可挽救的時候,什麼也會是枉然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