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珍莉花去了看,老實一點說,劇本身是精彩,但演繹出來的效果卻是欠了一分張力,以致劇情去到某些位置,卻出現悶場。
著名英國作家莎士比亞的名著,莎翁筆下的李察三世,道出了人性之中千古不滅的黑暗一面。本為英國公爵的李察三世,一出生就因身體的畸形,而受盡壓抑、受盡他人白眼,但他沒有因而自暴自棄,反而咬緊牙關,誓要登上那高高在上的英國皇位。他運用他驚人的才智,為登上帝位不惜走上一條自我毀滅的不歸路。他與白金漢公爵亦盟亦友亦敵,二人共創大業,卻又是各懷鬼胎,二人各自機關算盡,與群雄互相角力,為的是那高高在上的皇位……
李察三世不是什麼另類的人,他的背景,他的行為,在很大的程度上,跟我們也沒有太大的分別,與我們卻是很相似。試想想,當慾望遮掩了你的良知,所有阻礙你的人和事,都會被剷除,你所做的事,其實,跟李察所做的,也差不了太多,不同的只是大家的做法。
李察的爭鬥是發生在宮廷之中,而我們現社會的鬥爭就是發生在辦公室之中、學校之中,要在此尋找相同,我相信那不是一件難事。幾百年前,莎翁已把人性黑暗的一面徹頭徹尾的表現出來。時至今天,這些黑暗的地方依然存在。
常常都會有人說:要從歷史(過去)之中學習,犯過的錯誤就不要再犯了。大家都說人會從歷史之中學習、改變,變得更好。但是,要是我們真真正正的翻閱歷史,我們就不難發覺,人類的歷史其實只是一首不停重覆、永無止景的協奏曲……
人往往都是喜歡選擇,我們會選擇一些最美好的事物、最美好的回憶、最美好的過去,然後,就說「我學會了珍惜這些」。而那些醜惡得令人惡心的,就讓它給遺忘掉;那些殘酷得過分的,就讓它在手指之間流失。
於是,這些「旋律」一次又一次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之中,一次又一次的成為歷史的一部份,然後,又一次一次的被人遺忘,歷史就是這樣的流動。對於藝術總監的說話,我是百分之一百的同意。
劇作的永恆,不在它的背景之上,而是在於劇中所帶出來的信息,劇中的信息讓它成為了永恆。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